意外受傷賠償全攻略:香港律師教你工傷索償步驟與金額計算

工傷意外突如其來,點樣保障自己嘅權益?

無論你係地盤師傅、辦公室白領定係餐廳侍應,喺工作崗位上,總有啲意想不到嘅風險。當唔好彩遇上工傷意外,除咗身體嘅痛楚,隨之而來嘅往往係對收入中斷嘅憂慮、對複雜索償程序嘅迷惘,甚至係對同公司關係嘅擔憂。你可能會問:「我應該點做?可以Claim幾多錢?公司會唔會唔認數?」

呢個時候,你最需要嘅唔單止係休息,更需要一個清晰、專業嘅指引。放心,作為你嘅法律後盾,我會一步步帶你拆解意外受傷賠償嘅每一個環節,由黃金應對時間到賠償金額計算,確保你了解所有權利,攞足應得嘅每一分錢。記住,了解法律唔係為咗搞對抗,而係為咗更有效咁保障自己。

📝 本文核心內容速覽:

  • 黃金應對期:工傷後第一時間要做嘅三件大事
  • 僱主法律責任:《僱員補償條例》下,老細必須承擔嘅四項補償
  • 賠償金額計算:工傷病假錢、永久傷殘賠償點樣計?公式大拆解
  • 普通法索償:咩情況下可以追討額外嘅「痛苦賠償」?
  • 常見問題解答:解答你最關心嘅工傷疑難

工傷索償第一步:黃金72小時內你必須做嘅事

意外發生後嘅每分每秒都好關鍵。處理得好,可以為你之後嘅工傷索償之路打下穩固基礎。唔好慌張,跟住以下三個步驟做:

1. 立即求醫 🏥 表明身份

無論傷勢輕重,第一時間必須求醫。去急症室、政府門診或註冊中醫都可以。最重要嘅一步係:喺登記或睇醫生時,清晰講明你嘅傷勢係「因工受傷」。咁樣,醫生就會喺病假紙(俗稱「醫生紙」)上註明,呢份文件係你申請工傷病假同賠償嘅核心證據。

2. 書面通知僱主 ✍️ 鎖定時間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僱員應盡快將意外事件通知僱主。雖然法例給予口頭或書面通知嘅彈性,但我強烈建議你採用書面形式,例如透過電郵或通訊軟件,簡潔清晰咁講明意外發生嘅時間、地點、經過同傷勢。咁做可以留低一個有時間戳嘅紀錄,避免日後口同鼻拗。根據法例,僱主喺收到通知後,不論意外真確性如何,都必須喺14日內向勞工處呈報。

3. 保留所有證據 📸 有圖有真相

「口講無憑,證據為實」。盡你所能,保留所有同意外相關嘅證據:

  • 醫療單據:所有診金、醫藥費、物理治療、搭車去覆診嘅車費單據,一張都唔好漏。
  • 現場證據:如果情況許可,即刻用手機影低意外現場嘅環境,例如濕滑嘅地面、有問題嘅機器等。
  • 證人聯絡:記低目擊意外嘅同事嘅姓名同聯絡方式。
  • 相關文件:保留所有公司發出嘅文件、醫生紙、勞工處嘅信件等。

《僱員補償條例》是你最強後盾:僱主有咩責任?

香港嘅《僱員補償條例》為所有打工仔提供咗一個基本嘅安全網。呢個條例行使「不論過失」原則,意思係,無論意外係咪由你嘅疏忽引致,只要你能夠證明意外係「因工及在僱用期間引致」,僱主就有法定責任作出補償。以下係僱主必須承擔嘅四大核心責任:

補償類別 具體內容 快易賠提點 💡
醫療費用補償 僱主必須支付僱員為醫治該次工傷而支出嘅醫療費用,包括住院、門診、手術、物理治療、註冊中醫等。每日設有上限,實報實銷。 記得保留所有正本單據。即使公司有買醫療保險,呢筆錢都應該由僱主或其保險公司承擔,唔應該用你個人嘅醫療保險。
按期付款 (工傷病假錢) 喺你放取由註冊醫生或牙醫批出嘅工傷病假期間,僱主須向你支付「按期付款」,金額為你每月收入嘅五分之四 (4/5)。 呢筆錢應該喺正常出糧日支付。如果僱主拖欠,可以向勞工處求助。最長可以支付24個月。
永久傷殘補償 當傷勢穩定後,由勞工處安排「判傷」,評估你喪失賺取收入能力嘅百分比。根據你嘅年齡、月入及傷殘百分比,計算一筆過嘅補償金。 「判傷」結果直接影響賠償金額,如果你唔滿意結果,有權上訴。呢個環節尋求專業意見尤其重要。
死亡補償 如果不幸因工傷意外身故,僱主須向身故僱員嘅遺屬(視乎年齡)支付一筆過嘅法定補償金,並支付殯殮費用。 補償金會按遺屬嘅供養程度分配,程序相對複雜,家屬應盡快尋求法律協助。

工傷賠償點樣計?一文睇清「按期付款」與「一筆過補償」

了解自己有權攞咩錢之後,最實際嘅問題就係「點計數」。意外賠償嘅計算並唔係任由公司話事,而係有法定公式嘅。我哋主要分為兩部分嚟睇:

工傷病假錢 (按期付款) 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相對直接:(意外發生前1個月嘅收入 或 過去12個月嘅平均月入,以較高者為準) x 4/5

情景模擬:
阿明係一位月薪 $20,000 嘅文員,唔幸喺搬運公司文件時整親條腰。醫生批咗佢一個月工傷病假。

  • 佢呢個月可以攞到嘅工傷病假錢係:$20,000 x 4/5 = $16,000
  • 呢 $16,000 應該由公司喺平時出糧日支付俾佢。

永久傷殘補償 (一筆過補償) 計算方法

呢個部分相對複雜,因為牽涉到「判傷」結果。當你嘅傷勢穩定,勞工處會安排你去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進行評估,得出一個「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百分比」(Loss of Earning Capacity %)。

計算公式如下:

補償金額 = (意外發生時嘅月入 x 不同年齡對應嘅月數*) x 傷殘百分比%

*註:月數根據《僱員補償條例》附表釐定,40歲以下為96個月,年齡越大,月數越少。

情景模擬:
假設45歲嘅地盤師傅陳先生,月入 $30,000,因工傷導致右手食指失去部分功能。判傷結果為永久喪失 10% 賺取收入能力。

  • 根據條例,45歲對應嘅月數係 84 個月。
  • 佢可以獲得嘅一筆過賠償為:($30,000 x 84) x 10% = $252,000

呢筆錢係獨立於工傷病假錢同醫療費用之外嘅額外補償。

超越《僱員補償條例》:何時可以循「普通法」索償?

《僱員補償條例》提供嘅係一個基礎保障,但佢並無考慮到僱主嘅過失,亦唔會賠償你精神上嘅痛苦。如果意外嘅發生,好明顯係因為公司嘅疏忽(例如:冇提供足夠嘅安全設備、機器失修、工作流程有問題等),你就有權利喺《僱員補償條例》之外,再循普通法向僱主提出民事索償。

咁樣做有咩分別?最大嘅分別係索償嘅項目同金額。普通法索償可以追討更多元化嘅損失。

比較項目 《僱員補償條例》索償 普通法疏忽索償
索償基礎 不論過失原則 (No-fault) 需證明僱主有疏忽
主要賠償項 醫療費、工傷病假錢、永久傷殘補償 以上皆可 + 痛楚、痛苦及喪失生活樂趣的賠償 (PSLA) + 未來收入損失 + 雜項開支 (如補品、看護費)
賠償金額 有法定上限 無上限,按實際損失及案例釐定
程序 主要經勞工處處理 需經律師入稟法院,程序較複雜

⚠️ 重要提示:你唔可以「雙重獲利」。如果你喺普通法索償中勝訴,你喺《僱員補償條例》下已經收到嘅賠償金額,需要喺普通法賠償總額中扣除。決定係咪循普通法索償,係一個重大嘅決定,因為佢涉及更複雜嘅法律程序同舉證責任。喺呢個階段,諮詢專業嘅香港律師,評估案件嘅成功率同潛在賠償額,係非常明智嘅一步。

深入了解:推薦文章

結論:意外無情,但法律保障有溫度

面對工傷意外,感到徬徨係人之常情。但請記住,香港嘅法律體系為受傷僱員提供咗多層次嘅保障。從《僱員補償條例》嘅基本安全網,到普通法下對疏忽僱主嘅追責,都係為咗確保你唔會因為一次工作意外而陷入經濟困境。

本文為你提供咗一個清晰嘅路線圖,但每個個案都有其獨特性。最關鍵嘅行動係:及時行動、妥善存證、了解權利。如果你對程序有任何疑問,或者同僱主就賠償問題出現爭議,唔好猶豫,立即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一位有經驗嘅法律顧問唔單止可以為你計算應得嘅賠償,更可以喺你最需要嘅時候,為你撐腰,確保你嘅權益得到最大化嘅保障。

常見問題(FAQ)

工傷後幾耐之內要通知公司?

法律上無硬性規定「幾多個鐘」內要通知,但原則係「盡快」。實際上,最好喺意外發生後24小時內通知。書面通知係最穩陣嘅做法。即使你因為傷勢嚴重而無法親自通知,亦應請家人或同事代為通知。

如果公司唔認數、唔肯報工傷點算?

呢個情況 leider (不幸地) 時有發生。如果僱主拒絕承認工傷或喺14日內向勞工處呈報,你可以直接聯絡勞工處嘅僱員補償科。勞工處會介入調查,並向僱主發出查詢。記住,呈報工傷係僱主嘅法律責任,違法最高可被罰款$50,000。

「判傷」係咩嚟?我唔滿意個結果可以點做?

「判傷」係指由勞工處嘅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根據醫生報告同臨床檢查,評估你因工傷導致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嘅百分比。如果你對評估結果(即係個百分比)唔滿意,可以喺收到結果通知書後嘅14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勞工處處長提出反對,並要求覆檢。覆檢委員會將會重新評估你嘅情況。

Claim工傷會唔會俾人炒魷魚?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48條,除非僱員犯下嚴重過失而被即時解僱,否則喺僱員未同僱主達成工傷補償協議,或相關嘅評估證明書仍未發出之前,僱主解僱該僱員即屬違法。簡單嚟講,公司唔可以因為你申請工傷賠償而解僱你。如果發生呢種情況,僱主會面臨檢控。

我自己疏忽導致工傷,仲有冇得賠?

有。呢個係《僱員補償條例》嘅核心精神——「不論過失」。只要意外係喺受僱工作期間發生,即使意外包含你自己嘅疏忽成分,僱主仍然有法定責任根據條例作出補償。但要注意,如果你嘅疏忽行為非常嚴重,例如嚴重違反安全守則,雖然唔會影響你根據條例索償,但可能會影響你循普通法索償嘅成功率同賠償金額(因為會計算「共同疏忽」嘅百分比)。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