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工傷判傷?為何對工傷僱員至關重要?
在不幸經歷工傷後,身體的創傷固然令人痛苦,但隨之而來的索償程序,特別是「工傷判傷」,往往更使人感到困惑與不安。許多僱員擔心,一旦對流程不熟悉,可能會影響最終獲得的賠償金額,甚至損害自身應有的權益。作為您的法律顧問,我將以最清晰、專業的角度,為您剖析整個判傷機制,確保您在每一步都胸有成竹。
工傷判傷的定義與目的
工傷判傷,法律上稱為「僱員補償評估」,是由勞工處的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ECAB)進行的一項法定醫療評估。其核心目的只有一個:客觀地評估工傷僱員因工受傷後,所導致的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程度,並將其量化為一個百分比。這個「判傷百分比」是計算《僱員補償條例》下大部分賠償項目的關鍵基礎,直接決定了您最終能獲得的賠償總額。
誰負責進行判傷?
判傷並非由您的主診醫生或任何一方的醫生單獨決定。為了確保公平、公正,評估工作由勞工處的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負責。委員會由多位具備專業資格及豐富臨床經驗的註冊醫生組成,他們會根據法例訂明的準則,獨立地為您的傷勢作出評估。
為何必須完成判傷才能獲得最終賠償?
在判傷結果,即「補償評估證明書(表格5)」發出之前,雖然您可以領取工傷病假期間的「五分四糧」(按期付款),但這並非最終賠償。只有在確定了永久傷殘的程度後,保險公司或僱主才能根據這個法定百分比,計算出您應得的「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補償金」。因此,完成判傷是整個工傷索償程序中,從臨時補償走向最終結算的分水嶺,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步。
勞工處工傷判傷完整流程(工傷判傷程序拆解)
理解工傷判傷的程序至關重要,這能助您更好地規劃時間和準備文件。以下是從預約到接收結果的詳細步驟:
第一步:呈報工傷及預約判傷時間
當您的傷勢穩定,並且主診醫生認為您已無需再放取工傷病假時,勞工處會根據您的醫療報告,安排一個判傷的日期和時間。您將會收到一封正式的通知信,列明判傷的具體安排。這通常發生在工傷病假完結之後。
第二步:判傷過程詳解(親臨評估委員會)
判傷當日,您需要親身前往指定的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辦事處。整個過程嚴謹而有序:
- ✅ 文件核對: 請務必帶齊所有重要文件,包括:
- 香港身份證正本
- 所有相關的病假紙副本
- 所有醫療報告、出院撮要、手術記錄等副本
- 如適用,已安裝的義製人體器官及外科器具的單據副本
- ✅ 會見評估委員會: 您將會見由一位或多位醫生組成的評估委員會。他們會詳細查閱您的醫療記錄,詢問您的受傷經過、治療過程以及目前的身體狀況。
- ✅ 身體檢查: 委員會醫生會對您的受傷部位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評估關節的活動能力、肌肉力量、神經功能等,以判斷傷勢對您身體功能的影響程度。
- ✅ 提問與回答: 這是您陳述傷勢對日常生活和工作影響的機會。請如實、清晰地回答醫生的提問。同樣,如果您有任何疑問,亦可在此時提出。
💡 專業提示: 在判傷前,建議您整理好所有醫療文件,並在腦海中重溫整個治療過程。在會見委員會時,保持冷靜,專注於描述傷勢對您身體功能的客觀影響,例如「手腕無法扭動超過90度」或「步行超過15分鐘便會感到劇痛」,這比單純說「很痛」更具參考價值。
第三步:接收「補償評估證明書(表格5)」
判傷結束後,您不會立即得知結果。勞工處會在完成評估後,將一份名為「補償評估證明書(表格5)」的正式文件,郵寄給您、您的僱主以及相關的保險公司。這份文件上會清晰列明您被評定的「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百分比。
整個判傷過程預計需要多長時間?
由工傷病假結束、勞工處排期,到最終收到判傷結果,整個過程通常需時數星期至數月不等,具體時間取決於案件的複雜程度及當時的排期情況。請您耐心等候。
判傷準則解密:判傷百分比是如何決定的?
許多僱員對「判傷百分比」的釐定感到困惑,認為它主觀且神秘。事實上,評估委員會有著一套嚴格且基於法律的標準。
認識「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百分比
這個百分比並非代表您的身體傷殘程度,而是評估該傷勢在多大程度上永久影響了您將來賺取收入的能力。例如,一位文員的手指受傷,與一位鋼琴家或外科醫生的手指受同樣的傷,即使醫療報告上的診斷相同,但後兩者因傷勢對其專業技能的影響遠超前者,其「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百分比也可能更高。
勞工處判傷的法律依據與準則
評估委員會的主要依據是香港法例第282章《僱員補償條例》。該條例的附表一詳細列明了不同種類的身體傷害所對應的最低喪失工作能力百分比。例如,失去整隻手臂可能被定為100%,而失去一隻拇指的指節則有具體的百分比規定。對於條例未完全涵蓋的傷勢,委員會醫生會憑藉其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參照國際標準(如美國醫學會的AMA指南)作出最合適的判斷。
常見工傷後遺症如何影響判傷百分比?
除了明顯的肢體傷殘,工傷後遺症,如慢性疼痛、創傷後壓力症(PTSD)、疤痕增生、關節僵硬等,同樣在評估範圍之內。只要有充分的醫療證據證明這些後遺症是由該次工傷引致,並且是永久性的,評估委員會便會將其納入考慮,酌情增加最終的判傷百分比。
收到判傷結果後,下一步該怎麼做?
當您收到「補償評估證明書(表格5)」時,這意味著索償程序進入了決定性的階段。您的應對策略取決於您是否同意評估結果。
詳細解讀「補償評估證明書(表格5)」
這份文件至關重要,請仔細核對以下資訊:
- 個人資料: 確保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基本資料無誤。
- 受傷日期及意外簡述: 確認與事實相符。
- 判傷百分比: 這是最核心的數字,直接影響您的賠償金額。
- 是否需要醫療跟進: 文件會註明您是否需要未來的醫療護理。
情況一:同意判傷結果,如何計算最終賠償金額?
如果您對判傷百分比沒有異議,勞工處的僱員補償科會根據這個結果,以及您受傷時的年齡和每月收入,計算出最終的補償總額,並發出一份「補償評估證明書(表格6或7)」。僱主或其保險公司必須在指定期限內支付全數款項。
情況二:不同意判傷結果,如何申請覆檢或上訴?
如果您認為判傷結果未能準確反映您的傷勢,您絕對有權提出反對。法律賦予您清晰的申訴途徑:
- 申請覆檢 (Review): 您必須在收到「表格5」後的14天內,以書面形式向勞工處處長提出覆檢申請,並附上支持您理據的醫療證明。勞工處會安排另一個評估委員會重新審視您的個案。
- 向法院提出上訴 (Appeal): 如果您對覆檢結果依然不滿,您可以在收到覆檢決定後的3個月內,向區域法院提出上訴。此階段將進入正式的法律程序,強烈建議您尋求專業法律意見。
⚠️ 注意: 反對判傷結果的期限非常嚴格,逾期將不獲受理。因此,收到結果後請立即審視,如有任何不確定之處,應第一時間諮詢專業人士。
結論
工傷判傷是整個僱員補償申索流程中最專業、最核心的一環。它將您的無形傷痛,轉化為未來索償的法律基石。從理解判傷的目的與流程,到掌握判傷準則,再到收到結果後的應對策略,每一個環節都直接關乎您的切身利益。請緊記,清晰地了解整個工傷判傷程序,是保障您獲得公平、合理賠償的關鍵。面對複雜的條文和緊迫的期限,您無須獨自應對。若對判傷結果有任何疑慮,或在程序中遇到任何困難,務必在法定限期內尋求專業的法律意見,以確保您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全面的保障。
常見問題 (FAQ)
如果我有多處受傷,判傷百分比會疊加計算嗎?
是的,評估委員會會對您每一處因工傷引致的永久傷殘部位進行獨立評估,然後將各個百分比相加。但請注意,根據法例,總的百分比上限為100%,不會超過這個數值。
判傷後,醫療費用和工傷病假錢(五分四糧)還能繼續報銷嗎?
判傷(即評估永久傷殘)與工傷病假和醫療費用是分開處理的。判傷的目的是評估「永久」的影響,而工傷病假錢是補償您「暫時」不能工作的收入損失。在您的主診醫生認為您完全康復或傷勢已穩定前,您仍有權繼續放取工傷病假及申領相關的醫療費用,直至勞資雙方或法庭解決最終賠償為止。
僱主或保險公司不同意判傷結果怎麼辦?
僱主或保險公司與您一樣,同樣擁有反對判傷結果的權利。他們也必須在收到「表格5」後的14天內提出覆檢申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意味著雙方對傷勢評估存在爭議,個案可能會進入協商或法律訴訟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法律代表的協助尤為重要。
判傷結果會否影響我向第三方提出民事索償(如有)?
會。勞工處的判傷結果,特別是關於永久傷殘程度的評估,在向疏忽的第三方(例如引致意外的另一位司機或分判商)提出的民事索償訴訟中,將會是一份極具份量的專家證據。法庭在評估您未來的收入損失(即「未來經濟損失」)時,會高度參考這份由法定機構出具的專業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