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工傷索償是保障勞工權益的重要制度。不少打工仔在受傷後都會有同一個疑問:「工傷病假期間可否返工?如果做兼職,會否影響補償?」這不僅關乎法律責任,更直接影響僱員的經濟保障。本文將全面解析《僱員補償條例》,說明工傷期間的工作限制、僱員與僱主的權利與義務,以及違規可能帶來的後果,助你全面了解工傷期間的合規操作。
工傷定義與香港法律規定
工傷的定義
在香港,工傷通常指僱員在工作期間或因工作相關活動而受的意外傷害,包括因長期接觸特定環境引致的職業病。
例如:
- 工地工人被墜落物擊中;
- 送貨員在工作途中發生交通意外;
- 長期重複動作造成肌腱炎;
- 接觸化學物質引起呼吸道疾病。
法律依據
香港處理工傷的主要法例為《僱員補償條例》(Cap.282)。條例規定:
- 僱主有責任為僱員因工受傷或死亡支付補償;
- 僱員在工傷病假期間,有權獲得病假津貼;
- 僱員如違反病假規定(例如偷偷工作),僱主可免除補償責任。
勞工處角色
勞工處負責監察僱員補償制度,並協助處理工傷索償。若僱員對補償有疑問,可向勞工處求助或提交工傷報告。
延伸閱讀
了解完整的工傷索償流程至關重要。我們建議您閱讀《【2025索償懶人包】從免費法律諮詢Whatsapp到追討賠償信格式,3大程序完整教學!》,以全面掌握從意外發生到獲得賠償的每一個步驟。
工傷病假與醫生證明的重要性
要獲得工傷病假津貼,僱員必須由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發出病假證明,確認因工傷無法工作。
病假津貼計算方法
病假期間,僱員可獲原本每月收入的八成作為津貼。例如:
- 工傷前月收入:$20,000
- 病假津貼:20,000 × 80% = $16,000
注意:如無醫生證明,僱員無法申請病假津貼。
工傷期間可否工作?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工傷病假期間持有醫生證明的僱員不得從事任何形式的有償工作。
何謂有償工作?
- 受聘於其他公司,全職或兼職;
- 承接 freelance 項目,收取報酬;
- 自僱或經營個人業務(如網店、接單);
- 任何有金錢回報的工作,即使金額不多,也屬違規。
相反,參與志願服務或無酬工作則不屬違規範圍。
輕量工作與復康安排
法例容許一些復康工作安排,幫助僱員逐步重返職場。
復康工作條件
- 必須經醫生評估,確認僱員適合輕量工作;
- 工作內容不得影響康復,例如由體力勞動轉為文職;
- 僱主、僱員及醫生三方需達成共識,建議簽署書面協議。
案例:
阿美在工廠工作期間手部受傷,醫生建議暫停體力工作。僱主安排她轉做數據輸入,醫生亦同意。結果阿美既能逐步康復,又保留補償權益。
違規後果
若僱員在工傷病假期間進行有償工作,可能面臨以下後果:
- 病假津貼取消:僱主可向勞工處提交證據(如薪酬紀錄、社交媒體截圖)申請終止津貼;
- 退還已領款項:僱員或需退回已領取的津貼或醫療費用;
- 長期補償風險:可能影響申請長期傷殘或永久傷病補償;
- 民事或法律責任:若違規導致保險公司拒賠,僱主可追討損失。
僱員的權利與義務
僱員權利
- 病假津貼(每月收入八成);
- 醫療及復康費用由僱主承擔;
- 康復後有權返回原崗位或類似職位。
僱員義務
- 遵守醫生指示,專心康復;
- 不得從事任何有償工作;
- 如實向僱主報告傷情,配合復康計劃。
僱主的責任與監管
僱主責任
- 為僱員購買工傷保險;
- 支付病假津貼及醫療費用;
- 提供合理復康支援。
僱主監管權
- 可要求僱員提交醫療報告;
- 如懷疑違規,可委託第三方調查;
- 任何要求僱員簽署「放棄補償」文件的行為均屬無效。
案例分析
案例一:兼職風波
小明工傷後獲醫生批三個月病假,但仍為朋友公司做兼職文書。僱主發現後提交勞工處。結果:病假津貼被取消,小明需退回已領津貼。
案例二:成功復康安排
阿美手部受傷後轉做文職,醫生及僱主同意並簽訂協議。結果:阿美康復後順利返回原職,補償權益無受影響。
行動建議
對僱員
- 保留所有醫生證明及醫療文件;
- 避免任何形式的有償工作;
- 定期向僱主更新康復情況。
對僱主
- 提供合理復康安排;
- 依法支付津貼及補償;
- 避免要求僱員放棄合法權益。
結語
工傷病假期間,僱員必須遵守醫生指示,避免從事有償工作,以保障病假津貼及長期補償權益。僱主則需履行法定責任,提供適當支援,協助僱員安全、順利康復。全面了解工傷期間的法律規定與權益,有助僱員維護自身權益,亦確保勞資關係合法公平。
常見問題(FAQ)
工傷期間可否做兼職?
不可以,任何有金錢回報的工作都屬違規。
幫朋友忙收少量車馬費算嗎?
只要涉及報酬,也屬有償工作,可能影響津貼。
工傷病假津貼如何計算?
等於工傷前月收入的八成。
僱主如何證明僱員有工作?
可透過薪酬單、社交媒體貼文或工作現場照片。
我可以要求做復康工作嗎?
可以,但需醫生同意及僱主安排。
違規會否影響永久傷殘賠償?
有可能,勞工處及保險公司會重新評估補償資格。
僱主要求簽放棄補償文件是否有效?
無效,《僱員補償條例》保障僱員權益,不可被協議剝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