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馬路如虎口,即使駕駛者小心駕駛,交通意外仍然難以避免,特別是小型碰撞。根據香港法律,部分交通意外可考慮進行和解,並與對方直接處理賠償事宜。以下是交通意外和解的相關條件及注意事項。
一、和解的法律依據
根據香港法律,如果交通意外不涉及人命傷亡或公物損毀,涉事雙方無需報警。這意味著在輕微交通意外(如車輛輕微刮花或小型碰撞)中,雙方可以選擇進行和解,直接索償賠款或進行賠償。
二、和解條件及共識
為達成和解,雙方必須遵循以下條件:
- 雙方同意事件被視為「交通事故」而非「交通意外」,且互不追究。
- 雙方同意支付的款項應被稱為「和解金額」而非「賠款」。
- 雙方同意支付的款項為「全部及最後金額」。
- 雙方必須停車並交換姓名、地址、車主姓名及車牌號碼,並在和解書中列明。
三、避免和解後反口的措施
若雙方擔心對方可能會反口,建議簽署和解書,以增強法律保障。以下是一份交通意外和解書的範本供參考:
甲方:
姓名:_____________
駕駛者姓名:_____________
車牌號碼:_______________
身分證號碼: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
乙方:
姓名:_____________
駕駛者姓名:_____________
車牌號碼:_______________
身分證號碼: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
事件詳情:
本人(甲方)駕駛車牌為__________之車輛,於________年___月___日上午/下午____時____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乙方)所駕駛車牌為__________之車輛發生輕微交通意外,事件中無人受傷。
經雙方協商,甲方/乙方願賠償港幣 _____________ 元正予甲方/乙方。雙方同意賠償後正式和解,不作報警處理,今後互不追究法律責任,特此簽署和解書為證。
簽署:
甲方簽署: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簽署: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此範本可供雙方參考並依需進行調整,建議在簽署前徵詢法律意見以確保其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簽署和解書並不代表責任已盡。如涉事者事後發現受傷,受傷方仍有權利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此外,和解可能會影響保險理賠的結果,故應謹慎處理。
四、和解失敗的後果及應對
若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應立即報警處理,警方將作為第三方進行調查,以決定事故責任。若希望提出索償,相關方需在事故後五個工作日內聯絡警方進行口供錄取。警方將依循刑事方向調查,並待法庭作出正式判決後,索償方方可聯絡對方要求賠償。
常見問題解答
在簽署交通意外和解協議書前,應仔細審閱條款,確保所有細節清晰無誤。和解可能影響後續索償及保險理賠,建議先諮詢專業法律意見,以確保自身權益,避免日後產生法律爭議。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歡迎聯絡「快易賠」獲取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