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工傷判傷完全指南|流程、準則與補償計算

前言

在香港,工傷意外可能在瞬間改變一名僱員的生活,除了身體上的痛楚,最讓人關注的往往是賠償金額。而在工傷賠償程序中,「判傷」是決定補償高低的核心環節。

判傷並非單純的醫療檢查,而是由勞工處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進行的法定程序,其目的在於評估工傷或職業病對僱員工作能力的長遠影響,並據此計算應得補償。本文將完整解析判傷流程、評估準則及補償計算方式,並提供實務建議,幫助僱員掌握工傷賠償的核心知識。

什麼是判傷?工傷補償的核心環節

判傷的正式名稱是「僱員補償評估」,它的核心不是關注傷口是否癒合,而是傷勢是否導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舉例而言,如果僱員手部骨折後完全康復,可能不會有判傷百分比;但若留下後遺症,例如抓握能力下降,影響日常工作,便會獲得相應的判傷百分比。這一百分比將直接影響永久傷殘補償金額的計算,是工傷賠償中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

判傷的法律依據來自香港《僱員補償條例》,由勞工處及其下屬的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成員通常包括兩名註冊醫生及一名勞工事務主任,他們會根據醫療報告、臨床檢查及工作性質作出專業判斷,確保評估結果公平、合理,保障僱員的法定權益。

什麼時候需要判傷?

並非所有工傷都需要判傷。一般來說,若僱員病假少於7天,且傷勢不會造成長期影響,僱主可直接支付補償,不必進入判傷程序。例如,小型擦傷或扭傷通常能快速康復。

然而,若工傷傷勢較重,或治療後仍有後遺症,例如活動受限、聽力或視力下降,甚至心理創傷(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就必須進入判傷程序。勞工處會通知僱員前往指定地點接受檢查,由專業委員會進行法定評估。

判傷準則與影響因素

判傷評估重點在於傷勢對工作能力的影響。主要涵蓋三大範疇:

  • 肢體損傷:包括骨折、截肢、跛行等,影響日常活動或工作操作能力。
  • 器官功能受損:例如聽力或視力下降,會限制特定工作能力。
  • 精神影響:例如 PTSD 或焦慮症,影響心理狀態及工作表現。

評估時,委員會會特別考慮兩個核心因素:一是傷勢是否與工傷意外有直接因果關係;二是傷勢是否對工作能力造成永久性影響。此外,判傷結果還會受到年齡、月薪及傷勢嚴重程度等因素影響。例如,年輕僱員因其職業生涯受影響的時間較長,補償金額可能相對較高;收入較高的僱員,其補償基數也會更大。

工傷判傷補償計算方式

判傷的核心目的在於確定永久傷殘補償金額,計算公式如下:

補償金額 = 永久完全喪失賺取收入能力補償 × 判傷百分比

其中,「永久完全喪失賺取收入能力補償」是法定金額,依據僱員年齡及收入計算;「判傷百分比」則由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根據傷勢評定。

判傷百分比範例

  • 手指輕微骨折:5%,月薪HK$15,000 → 補償約HK$36,000
  • 腿部永久性跛行:40%,月薪HK$20,000 → 補償約HK$384,000
  • 完全失明:100%,月薪HK$25,000 → 補償約HK$960,000

⚠️ 注意:實際補償金額會依據僱員年齡及法定標準進行調整。

工傷判傷流程詳解

完整的判傷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僱主呈報工傷:僱主需向勞工處提交工傷意外通知書。
  2. 勞工處通知:僱員收到病假跟進通知書。
  3. 職業醫學組評估:僱員前往指定地點接受檢查。
  4. 委員會裁定:根據醫療文件及檢查結果,評定喪失能力百分比。
  5. 簽發證明書:勞工處會發出《僱員補償評估證明書》,列明判傷百分比及補償金額,作為正式依據。

為確保判傷結果準確,僱員應準備好病假紙、覆診紀錄及其他醫療報告。

不滿判傷結果如何處理?

若僱員或僱主對判傷結果不滿,可在收到證明書後14天內提出書面反對,由勞工處重新安排評估。如仍有爭議,可在6個月內向法庭申請覆核,並需提供額外醫療證據或專家報告。務必注意時限,否則可能喪失追討權利。

僱主與僱員的權利與義務

若雙方接受判傷結果,僱主需在21天內支付補償,包括賠償金及醫療費用;逾期未支付可能需要額外支付附加費。若病假不超過7天且無永久影響,僱主可採用「直接支付補償」或「直接和解」方式,無需判傷。僱員如遇拖欠補償,可在工傷發生後24個月內向勞工處或法庭索償。

常見問題 FAQ

1. 輕傷需要判傷嗎?

若傷勢輕微,病假少於7天且無長期影響,僱主可直接支付補償,無需判傷。

2. 判傷百分比低意味著什麼?

低百分比(0%-10%)通常表示傷勢非永久性,治療後可完全恢復,補償金額較少。

3. 僱主拖欠賠償怎麼辦?

應及早聯絡勞工處或在24個月內向法庭索償,避免超時。

4.精神創傷可以納入判傷嗎?

若能證明與工傷相關,並對工作能力造成影響,可列入判傷範圍。

5. 判傷結果會影響保險理賠嗎?

判傷結果主要用於法定工傷補償,但保險公司通常會參考判傷結果作理賠依據。

6. 判傷程序需要律師協助嗎?

傷勢嚴重或涉及僱主疏忽案件,聘請律師可確保索償權益最大化。

7. 判傷證明書丟失怎麼辦?

可向勞工處申請補發,但需提供相關身份及工傷文件證明。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