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病假計算方法:工傷津貼計法、上限及索償權益全解

不幸遇上工傷,手停口停,最擔心的莫過於收入中斷。作為你的法律顧問,我明白在康復期間,還要為生計操心,壓力非同小可。這份「4/5病假津貼」,正是你在這段艱難時期的重要經濟支援。

然而,許多僱員對這項法定權益一知半解,甚至被僱主誤導,導致未能獲得足額賠償。究竟「4/5人工」點計先最準?上下班途中受傷算唔算工傷?僱主唔肯出錢又可以點做?

別擔心,本文將以最清晰、最實用的方式,為你徹底剖析4/5病假計算方法,由法例定義、計算公式,到工傷索償程序及常見陷阱,一步步引導你保障應有權益。請記住,了解清楚自己的權利,是成功索償的第一步。

💡 核心摘要:

工傷病假津貼(俗稱4/5病假)是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僱主必須向因工受傷或患上職業病的僱員支付的款項,金額為僱員每日平均收入的80%。本文將為你提供詳盡的4/5病假計算方法、申請資格、程序及實用建議,確保你獲得應得的經濟保障。

「4/5病假」與普通病假有何天淵之別?

很多人會將工傷病假與普通有薪病假混淆,但兩者在法例依據、申請條件和保障範圍上截然不同。錯誤理解可能導致你錯失應有的補償。以下表格清晰對比兩者差異:

比較項目 工傷病假 (4/5病假) 普通有薪病假
法律依據 《僱員補償條例》(第282章) 僱傭條例》(第57章)
適用情況 ✅ 因工遭遇意外或患上指明職業病 ✅任何非因工引致的傷病
病假要求 無最低天數要求,即使只請假1天亦可享有 必須連續放取4天或以上
津貼金額 每日平均收入的 80% 每日平均收入的 80%
病假上限 沒有累積上限,直至醫生證明可復工或判傷為止 受僱首年每月累積2天,其後每月4天,上限為120天
支付方 僱主(或其勞工保險公司) 僱主

專業洞察: 最關鍵的分別在於「病假要求」和「病假上限」。工傷病假旨在確保僱員在康復期間獲得持續的經濟支援,因此保障更為全面,不受限於累積病假天數。即使是試用期或臨時工,只要意外屬工傷,同樣受到保障。

拆解4/5病假計算方法:公式、步驟與實例詳解

準確計算工傷病假津貼是保障權益的核心。看似簡單的公式背後,其實隱藏著不少細節,尤其在「日薪」的定義上。以下將為你逐步拆解。

計算公式核心三元素

工傷病假津貼的計算公式非常直接:

工傷病假津貼總額 = 每日平均收入 × 80% × 有薪病假總日數

這裡的三個元素環環相扣:

  1. 每日平均收入 (ADW):這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部分,下文會詳細說明。
  2. 80% (五分之四):這是法例訂明的津貼比例。
  3. 有薪病假總日數:指由註冊醫生、中醫或牙醫簽發的病假證明書上列明的有效工傷病假天數,當中不包括無薪休息日。

如何界定「收入」?計漏一項都蝕底!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計算「每日平均收入」時,應包括僱員在意外發生前過去12個月內所賺取的所有收入,或以受僱期(如不足12個月)內的總收入作計算。若以月薪計,可採用意外前1個月的收入,兩者取其高者為準。

⚠️ 注意:「收入」並非單指底薪,還必須包括以下各項:

  • 基本工資 (底薪)
  • 經常性加班費 (OT Pay):如果加班是常態,其費用必須計入。
  • 固定津貼:如膳食津貼、交通津貼、勤工獎等。
  • 佣金及小費:若屬於固定收入的一部分。
  • 非經常性花紅/獎金:例如年終雙糧或一次性酌情花紅。
  • 僱主為退休計劃的供款
  • 實報實銷的開支

如果僱主在計算時只用底薪,會大幅拉低你的每日平均收入,直接影響津貼總額。因此,保留完整的糧單、銀行轉賬記錄及僱傭合約至關重要。

實戰案例分析

紙上談兵不如實例演練。讓我們透過幾個不同行業的案例,掌握4/5病假計算方法的實際應用。

案例一:地盤工人陳先生

  • 背景: 陳先生在地盤工作時不慎從高處墮下,導致腿部骨折,醫生發出60天工傷病假。
  • 收入結構: 月薪$28,000 (包括$2,000固定交通津貼),每月工作24天。
  • 計算步驟:
    1. 計算每日平均收入: $28,000 ÷ 24天 = $1,166.67
    2. 計算每日津貼: $1,166.67 × 80% = $933.34
    3. 計算總津貼額: $933.34 × 60天 = $56,000.40
  • 法律顧問分析: 此案例的關鍵在於將固定津貼納入計算。若僱主只用$26,000底薪計算,陳先生將損失$4,000津貼。

案例二:餐廳侍應李小姐

  • 背景: 李小姐在廚房滑倒,手腕扭傷,需休養10天。
  • 收入結構: 月薪$15,000,每月工作26天。
  • 計算步驟:
    1. 計算每日平均收入: $15,000 ÷ 26天 = $576.92
    2. 計算每日津貼: $576.92 × 80% = $461.54
    3. 計算總津貼額: $461.54 × 10天 = $4,615.40
  • 法律顧問分析: 即使是較短天數的病假,準確計算同樣重要。李小姐有權獲得這筆津貼以彌補休假期間的收入損失。

誰有資格申請工傷病假津貼?

要成功申請4/5病假津貼,僱員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核心條件:

  • 屬於《僱員補償條例》下的「僱員」: 不論是全職、兼職、臨時工或合約工,只要存在僱傭關係,都受到保障。
  • 因工受傷或患上職業病: 意外必須在受僱工作期間,由工作引致。這包括在工作地點發生的意外、因執行工作職務而在外受傷,或患上條例訂明的職業病(如石棉沉著病、腕管綜合症等)。
  • 持有有效醫療證明: 必須由註冊西醫、中醫或牙醫簽發病假證明書(俗稱「醫生紙」),清楚列明病假日期及病因。
  • 已向僱主報告工傷: 應在意外發生後盡快(口頭或書面)通知僱主或其代表。

特別情況:上下班途中受傷

一般情況下,日常上下班途中發生的意外不被視為工傷。但以下特殊情況例外:
1. 乘坐由僱主提供的交通工具往返工作地點途中。
2. 在八號或以上颱風訊號、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於合理時間內往返工作地點的直接路途上。
若遇上以上情況,你同樣有權申請工傷病假津貼,但舉證責任較重,建議尋求專業法律意見

五步申請4/5病假津貼:由呈報到收款全流程

了解申請流程,能讓你更有效地跟進個案,避免因程序不清而延誤。整個過程可歸納為以下五個關鍵步驟:

Step 1️⃣:立即報告工傷
在意外發生後,應在可行情況下立即通知僱主、管工或人力資源部。即使傷勢輕微,亦不應啞忍。最好以書面形式(如WhatsApp或電郵)作記錄,保障自己。

Step 2️⃣:求醫並索取醫療證明
立即到醫院或診所求醫,向醫生清楚講述受傷經過。務必索取正本病假證明書及所有醫療費收據,這是申請津貼及其他工傷賠償的關鍵文件。

Step 3️⃣:僱主向勞工處呈報
僱主在收到工傷通知後,不論該意外會否引致僱員喪失賺取工資能力,都必須在14天內(若意外導致死亡則為7天內)向勞工處處長呈報。若僱主拒絕呈報,你可以直接聯絡勞工處僱員補償科。

Step 4️⃣:收取病假津貼
僱主須在僱員的正常發薪日,支付4/5病假津貼。若病假超過一個月,津貼應按月支付。請核對收到的金額是否與你用正確的4/5病假計算方法計出的數額相符。

Step 5️⃣:跟進與銷假(如有)
在病假期間,你需要定期覆診,更新病假證明。康復後,勞資雙方需到勞工處辦理銷假手續,以了結是次工傷的病假事宜。若傷勢引致永久性影響,則會進入「判傷」程序,評估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百分比,這將涉及額外賠償。

僱主出「橫手」?常見陷阱與應對策略

在處理工傷索償時,部份僱主或會為了逃避責任或節省保險成本而採取一些手段。作為你的法律顧問,我必須提醒你警惕以下常見陷阱:

  • 陷阱一:要求「私了」或以普通病假處理應對策略: 堅決拒絕。私了協議通常金額偏低,且會讓你喪失日後追討其他賠償(如醫療費、判傷賠償)的權利。堅持工傷必須經由勞工處呈報,保障你的長遠利益。
  • 陷阱二:拖延支付或不足額支付津貼應對策略: 保留所有糧單及與僱主的溝通記錄。若僱主拖延或計錯數,應先以書面形式與其溝通,若無果,立即向勞工處僱員補償科求助(熱線:2717 1771)。
  • 陷阱三:施壓要求提早復工應對策略: 你的健康是首位。是否能夠復工,唯一標準是註冊醫生的專業判斷。切勿在未獲醫生批准下提早復工,這不但影響康復,更可能因再次受傷而令情況惡化。
  • 陷阱四:僱主聲稱未購買勞工保險應對策略: 僱主為僱員購買勞工保險是法律強制規定,違者屬刑事罪行。即使僱主違法,你仍可透過「僱員補償援助基金」申請援助,並可循民事途徑向僱主追討。在這種情況下,聘請專業工傷律師協助至關重要。

結論

工傷病假津貼(4/5人工)絕非僱主的恩賜,而是你在法律下應得的權益。掌握準確的4/5病假計算方法,了解清晰的申請流程,並警惕潛在的陷阱,是你保障自身利益的三大支柱。從報告工傷、核對收入細項,到與僱主及勞工處溝通,每一步都需要謹慎處理。

請記住,在面對工傷的挑戰時,你並非孤單一人。當遇到計算爭議、僱主不合作或法律程序上的困惑時,尋求專業協助是明智之舉。法律顧問或專業律師能為你釐清權責,確保你獲得公平、足額的賠償,讓你無後顧之憂,專注於康復之路。

常見問題 (FAQ)

如果我做散工或Part-time,點計4/5病假錢?

散工或兼職僱員同樣受《僱員補償條例》保障。計算每日平均收入時,會以你在意外前12個月內(或不足12個月的受僱期內)的總收入,除以同期的實際工作總日數來計算。因此,即使你的工作日數不固定,只要能提供收入證明(如糧單、銀行記錄),就能準確計算出應得的津貼。

僱主話「私了」唔報工傷,應唔應該接受?

絕對不建議接受。所謂「私了」,通常意味著僱主希望以一筆過的款項了事,以避免向勞工處呈報及影響保險記錄。接受私了的風險極高:你可能會喪失索取醫療費、永久傷殘補償等其他法定賠償的權利;若傷勢日後惡化,亦無法再追討。堅持經由法定程序處理,是對你最全面的保障。

病假紙中斷咗幾日,會唔會影響賠償?

病假紙的連續性非常重要。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如忘記覆診)導致病假紙中斷,僱主或保險公司有權不支付中斷期間的病假津貼。因此,你必須緊記覆診日期,確保病假證明是連續的。若有特殊情況導致中斷,應盡快向醫生解釋並嘗試補領證明。

工傷津貼同最終嘅「判傷」賠償有咩分別?

兩者是工傷賠償中不同階段和性質的款項。工傷病假津貼(4/5人工)是在你暫時喪失工作能力(即放病假)期間,用作彌補收入損失的臨時款項。而「判傷」賠償,則是在你的傷勢穩定後,由勞工處的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評估你是否因工傷導致永久性的身體功能受損,並根據傷殘的百分比,計算出一筆過支付的永久傷殘補償金。兩者可以同時獲得。

返回頂端